前言

先找音乐还是先剪画面,看似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但是在剪辑师的流程中,确实是存在一套的标准的。

第一步:拷贝素材

剪辑师接的每一个新的项目都要单独建立项目的母文件夹,同时在项目母文件夹里还要建立多个子文件夹。以便后面使用。

第二步:顺片

在剪辑之前大概看一下拍摄素材,同时对应脚本找一下拍摄镜头,先熟悉一下,看看有没有漏掉的或者是拍坏的文件,这一步其实是dit的工作,但不是每个片场拍摄都需要配一个dit对着场记单查看素材。

第三步:项目工程

剪辑第三步是注意项目。

要注意剪辑项目的时间线参数设置,尤其注意分辨率和帧速率的设置,要和最终播放平台的要求一致。

同时如果你拍的是4k的分辨率,电脑配置又低,那就要在导入素材前设置好代理剪辑功能再导入素材。

第四步:镜头分类

因为拍摄的素材文件名都是以数字来标记的,所以哪个镜头是对应脚本的位置需要分类工作才能完成。

比如利用final x的新建关键词精选做分类,很多剪辑师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这里有一个万能的分类方式,就是按照脚本中的场景分类即可。

一个场景,一个类别。

第五步:挑条儿

这一步剪辑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分类的镜头按照脚本顺序在时间线上排列。

在广告和电影中,剪辑师可以对照场记单去挑条儿。

坏的就是NG,好的就是OK。

在没有场记单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挑。

最终一个镜头保留两条即可。一个是OK条,一个是保一条。

如果镜头的声音是单独录制的,建议先合声音,再挑条。

第六步:粗剪

粗剪实际上是剪辑环节中非常卓有成效的一步。

粗剪第一步:搭建影片架构

粗剪的第一步是搭建影片架构。

一般剪辑师都是根据脚本搭建架构,脚本的源头就是影片的叙事逻辑。

粗剪第二步:镜头组接

粗剪的第二步是镜头组接,组接每个场景里的叙事镜头。

如果你的脚本是分镜脚本,切记不要 完全按照分镜脚本的顺序组接镜头。因为导演在拍摄前期都会多拍一些镜头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剪辑师还要完成对每个镜头的初步剪辑,我们常说的掐头去尾。实际上每个可用的镜头也要先剪辑出有效的长度。

粗剪完成后,影片看起来就像一个非常粗糙的故事。此时影片的长度也比最终成片的长度要长很多。

记住,即使是分镜脚本,那脚本的作用也只能够停留在剪辑师的粗剪步骤。

第七步:精剪

我们常说剪辑是影片的第三次创作,实际上所谓的创作就是在说精剪环节。

从氛围,情绪,结构,节奏,声音设计,镜头组接技巧等让影片发挥到极致。

精剪第一步:怼音效

第一步,找音效,自然音效,动作音效,机械音效先怼上。

即使最后有专门的混音师进行混音,我建议剪辑师也可以自己先自己铺音效。

精剪第二步:找音乐

第二步,找音乐,不建议一条片子只用一种音乐的形式,可以按照影片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氛围和人物不同的情绪去变换音乐。

大多数的音乐在影片中只是起到氛围的作用,所以绝对不建议按音乐的每一个鼓点去卡点剪辑。

精剪第三步:剪节奏

第一次的剪辑节奏可以从人物的动作,摄影机的运动方式,景别匹配上出发,同时你的节奏应该来源于音效。

也就是当你剪辑完成时,只听你当初铺好的这个音效就可以掌握旋律。

音效的节奏比较强,镜头剪辑的节奏就一定强。

精剪第四步:再一次怼音效

精剪镜头时,你可能需要再铺一遍音效。例如上升与停止,嗖嗖声,变形音效,拟音等专门创造节奏的音效。

这一次铺的音效一定和音乐以及镜头剪辑技巧同步进行。

精剪第五步:再一次怼音效

第五步,我们要完成音乐的最后拉伸缩短组接工作。同时音乐音效人声三个声轨还要做混音,也就是音量大小比例的调整。最后整体的音量最好控制在-6到0之间。

第八步:修改并交付

剪辑完成后,一般都是先调色,再进入动画特效合成阶段,最后输出final版本交付给客户。

交付客户分两个格式,四个视频。

第一种MP4,编码格式h.264,分辨率1920 x 1080,3840 x 2160,各输出一版。

第二种MOV,编码格式apple pores 422,分辨率1920 x 1080,3840 x 2160,各输出一版。

结语

不同类型片有不同的剪辑流程,每个人又有各自的习惯,希望各位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剪辑流程。

感谢/参考/资料来源

[1]【剪辑师经验分享】剪辑大佬的剪辑流程